灵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47第 147 章(第1页)

且说丧事,陈蕙早已下葬,入了赵氏宗族的坟地,赵肃如今回来,不过也就赶上在她坟前和宗祠里上几柱香。

相比赵肃的喟叹,赵耕和赵耘却谈不上多少伤心,虽然他们依足规矩,老老实实在母亲牌位前叩头上香乃至守夜,但两人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已经离开陈蕙,一手被父亲带大,身边唯一亲近的女性,也就是牡丹等几个婢女,心中对于生母的记忆,实在是模糊而遥远,也许过几年,等他们再大一些,体会到生老病死的苦楚之后,会对这位母亲生出缅怀的感伤,现在为时尚早。

照规矩,夫为妻要服齐衰,为期一年,也就是说,一年内是不能另娶新人的。

赵肃别说新人,连妾室都没有,虽然他现在身无官职,可年纪轻轻,谁能料到日后会不会东山再起,如果会的话,那么如果能成为赵肃的填房,连带着女方一家,都会跟着沾光。

于是在赵肃还在丧期的时候,许多人家就已经盯上了这位“佳婿”

,托人上门拜访探听口风,只等一年一过,就为他说亲。

这种小事,赵肃向来是不予理会的,他无意续弦,也嘱咐母亲陈氏不要过问此事,家里有赵耕和赵耘,已经足够了,再来个不是同母所出的弟弟妹妹,将来会不会闹纠纷尚且不说,赵肃自己是没什么心力再去管教的,现在的两个,就经常让他扶额无语了。

回到长乐的日子是平静的,可又不是常人想象之中的平静。

按照常理论之,像赵肃这种退休官员,甭管早退晚退,等到在野了,全是无所事事,要么在家里含饴弄孙,当然这条排除,赵家两个儿子也才十岁,上哪儿找孙子去?要么徜徉于山水之间,作画写字,看书打拳。

但是赵肃的生活全然不是这样的。

作画是不作的,赵肃没那爱好,写字倒还是经常写,可写的是国策条陈,看书也是看的,只不过看的都是京城快马送来的邸报和范礼安赠予的泰西译作,锻炼身体倒没有落下,赵肃每天晨起,只要有空就会去骑马跑步,一圈下来,整个人神采奕奕,完全看不出是过了三十的人。

京城里亲近赵肃的人,随着他的离京,也通通沉寂下来,申时行、元殊等人,依照赵肃的吩咐,低调行事,能不出头就不出头,在政务方面,尽量向张居正靠拢,凡是张居正提出来的事情,都不要反对,甚至还可以赞同,给人造成一种感觉,那就是赵肃的影响已经消失,他的党羽失去了靠山,都在向首辅投诚示好。

张居正个人色彩非常强烈,对于政敌,他会不遗余力地打压,但是对于愿意向他低头,并且本身有才干的人,他也不会穷追猛打,不吝于重用,所以元殊这些人,在赵肃走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排挤,他们依旧能在朝堂上立足下来,并且做着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尽管伸展的尺度远不如之前,但这就足够了,能够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赵肃实际上基本上每个月都能收到不少信函。

其中大部分是皇帝的,有表达思念之情的,也有拉家常的,朱翊钧热衷于和他诉说自己每天碰到的一些琐事,有时候就连饭多用了一碗,宫里一株罕见的牡丹开了,也会与赵肃分享,这里面的乐趣,并不在于这些琐碎的小事,而在于分享的对象是谁。

在他幼年时,两人就曾经以通信来联系,长达数年之久,如今仿佛又找回了当初那种感觉,赵肃津津有味地阅读着这些来信,也会给他写信,甚至给小小的太子殿下写信,当然信的内容与众不同,他把《资治通鉴》和《史记》上面的内容,一个个用画画配图的方式改编成故事,给千里之外的太子朱常洛启蒙,犹如当年教导朱翊钧一般,从皇帝的回信来看,据说效果还不错,朱常洛喜欢看他寄去的连环画故事,甚于其他师傅照本宣科教导他的内容。

当然,这些信件里头,也不仅止于两人之间的鸿雁传情,否则光是京城御使这么快马飞奔一来一回的人力物力,朱翊钧不吝惜,赵肃都觉得罪恶。

国家的大事,地方上的状况,乃至朱翊钧与张居正之间有分歧的一些日常决策,他都会在信函中略加描述,连带奏折条陈的副本一道寄过来,以备赵肃参考,两人通过这种方式交流意见,赵肃把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写在回信中。

而元殊、申时行、王锡爵,以及他的得意门生曾朝节、陆可教等人也会时不时来信,一方面是与他聊起朝野局势,另一方面则是让赵肃指导他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事实上,赵肃在他们心目中,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主心骨,他们习惯于听取赵肃的意见,即便他如今并不在朝堂之上,依旧赋予了他绝对的信任,相信他能够对局势作出精准的判断,对赵肃让他们蛰伏以待时机的话,也是一应照做的。

原先那些看着赵肃落马而笑话的人想象不到,赵肃依旧在千里之外影响着权力核心中的人,如今长乐县的人都知道,每隔几日都有从京城而来的使者进出赵宅,那些京里来的锦衣卫更是常驻赵家,将这座再普通不过的宅子牢牢拱卫得铁桶一般,令人生畏。

相比之下,最惬意的要数两个小孩子了。

虽说长乐县不及京城繁华的万分之一,可也就没了许多规矩拘束,除了早上起来跟着父亲去锻炼,回来要读两个时辰的书之外,其余时间,赵肃是放牛吃草的,两个人就开始大街小巷地乱转,有时到闽江边上去看大船,有时也会跑到山上去玩,薛夏特地派了两名锦衣卫跟着,以防两位小公子出事,但赵肃却是不管的,也由得他们去乱闯。

两个人已经满十岁了,在后世,这个年纪还是不懂事的,但在古代,却已经属于半大不小了,这几年也跟着父亲见了不少世面,一个性子活泛,一个看似木讷,往往更加沉稳,长乐一个小小的县城,哪里拘得住他们,没几天就玩腻了,于是两人就开始商量着去别的地方玩,回家与赵肃商量,赵肃原本还不同意,后来却是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日赵肃带着两个小孩子出门散步,谁知走着走着,就到了赵氏族学私塾的外头,三人不由驻足。

里头传来琅琅读书声,赵府与其它大户人家一样,都是单独请老师来授课的,有时也会由赵肃亲自交到,赵耕赵耘从来没有上过跟同龄人一起读书的私塾,于是很好奇。

当年赵肃家里穷,没有条件,就趁着卖药草回来的时候,趴在外头偷听,当时还引来赵暖父亲赵慎羽的鄙夷,也引来恩师戴公望的注目,可以说是他一生传奇的起点,如今故地重游,屋子还是那间屋子,外头斑驳的墙壁上,自己曾经见过的那株野草,甚至还在那儿,只是几经春秋,生长得更加茂盛。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我在大唐开酒馆

我在大唐开酒馆

穿越大唐,张诺只想安安稳稳地经营好酒馆,到时候经济改善了就买个丫鬟,娶个漂亮媳妇过上好日子,结果,他营业的第一天就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李世民。作为穿越者,他拥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目光与见识,随口闲扯两句,听在李世民的耳中都是振聋发聩。不久后,张诺发现,自己随便说说的东西,居然就变成了大唐的治国方针...

诛怨椟

诛怨椟

雷泽之渊,烛阴魂断,留玄烛悬于永夜,世人皆叹玉盘之美,且不知只为照一人之归家路钟山崖底,留一孤丘,修万怨之祖红坟,黔首只道墓诔之灾,殊不明乾坤留她独守红尘道。轮回门启,记忆湮灭,她护他百世无恙,他还她情深浓烈。五感与记忆交织成灵识,在人身死后回归初生之时,重新进入轮回门,凡对人世执念深重迟迟不入轮回门,为祸者,怨矣。她穿梭万年,留于人世,诛怨,辅灵,留下一段段传说,她的故事,包罗万家灯火时间到了现代,偶遇全民爱豆明泽也,被轮回门封印的记忆开始一页一页翻转。...

妖漫人间

妖漫人间

第三卷第七十五章大结局  第三卷第七十五章大结局  狂性大发的龙,发挥出来的实力是恐怖的,而掌握有刚刚抢到手的地缺刀后,对面的天道宗创教始祖就明显不敌了。  ...

爹地请节制

爹地请节制

爹地请节制是天九精心创作的修真小说,79中文网实时更新爹地请节制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爹地请节制评论,并不代表79中文网赞同或者支持爹地请节制读者的观点。...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