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中文网 > 农家小妹:养花种草红火小日子 > 第71章 小石头拜师啦

第71章 小石头拜师啦

灵武中文网 www.05zw.net,最快更新农家小妹:养花种草红火小日子 !

    给自家老爷又揽了一个学生,小厮哼着小曲儿回了前院的私塾里伺候着,准备等自家老爷教授完学生,就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木槿看着天色尚早,自己到了镇上,还没有好好的逛一逛高山镇。

    反正出来的时候,和张氏交代清楚了,也不担心家里会找她。

    镇子的西街就是她家住的地方,木槿还是比较熟悉的,出了童秀才家的巷子,正好就是西街的正街。

    从头走到尾,西街还是挺长的,约摸有好几米,正街都是大大小小的铺子,有胭脂铺子,布料铺子,成衣铺子,杂货铺……

    木槿喜欢逛杂货铺,径直的走了进去,小小的一间铺子,满满当当的摆满了小东西。

    咦,竟然有墨鱼干!

    “掌柜,这个干货怎么卖?”木槿压下心中的惊喜。

    自从来了这里,都没有吃过海鲜,她可是很喜欢吃海鲜的。

    “小姑娘,这个干货是海边来的,价钱不便宜的,还有一股子腥味儿。”

    见木槿穿的普通,掌柜怕她觉得新奇想买,他也是穷苦人家,晓得穷苦人家日子的艰难。

    木槿笑着说:“掌柜,多谢好意,我知道这是海鲜,路途遥远,价钱肯定不便宜,我先问问,我能接受就买,不能接受就不买。”

    见小姑娘这么通透,掌柜的介绍道,“小姑娘见多识广呀,主家说这叫什么墨鱼干,100文一斤。”

    木槿选了两只不大不小的,一称正好一斤一两,掌柜收了100文。

    铺子里除了墨鱼干,没有别的海鲜,木槿转了一圈,没什么想要的。

    想到自己对镇子不熟,掌柜的又是热心的,“掌柜,我想问一问镇子里有卖花草绿植的铺子吗?”

    掌柜一愣,没想到小姑娘会问他卖花草的地方。

    “小姑娘,咱们小地方,连温饱都难哟,卖花草的可不多见,不过你可以去东街看看,我记得东街有一家做大户人家生意的花贩子,不知道他家有没有。”掌柜想了想说。

    高山镇不大,也不富裕,离县城不远,有钱人都住在东街。

    从西街到东街,要穿行整个镇子,镇子的主街不宽,街道上干干净净的,也没有多少人。

    从西街到东街,一路上可以看到变化,小铺子变成了大铺子,茶楼,酒楼,金楼,银楼都有。

    脂粉铺子,成衣铺子,糕点铺子,一家挨着一家。

    “大姐,请问附近有没有卖花草的铺子?”木槿找了一个看着和善的人问。

    那人的确很和善,“小姑娘,就这条街往前走。然后左转再右转,往前走一点就到了。”

    “他家是一个小院子,门口有一个枣树,很好认的。”

    木槿谢过人后,按照指的路线过去,不一会儿就到了门前有一棵枣树的小院门口。

    “有人在吗?有人在吗?”木槿一边敲门一边喊。

    “咿呀”一声门开了,门里探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你找谁?”一个约摸四头身的小姑娘奶呼呼的问。

    好萌呀,“小宝宝,我是来买花草的。”

    “娘,娘,来人了,有买花花的。”小姑娘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口齿清晰的喊道。

    不一会儿,小姑娘就拉着一个妇人出来。

    “是你要买花?”看见眼前是一个小姑娘,妇人有些不相信。

    这样一个小姑娘,能做主买花草吗?不会是无聊来闹着玩的吧,妇人心里想道。

    “是呀,我打听了好久,才打听到你们家。”木槿笑着说。

    听到木槿是真的上门买花草,妇人笑得眼睛眯起来,“就是我家哩,快进来,我当家的昨日正好送回来了一些好花,还没给其他人送去呢,小姑娘运气真好!”

    木槿心里一喜,希望有一些名贵花草,像什么兰花,梅花,菊花,牡丹这些。

    进了院子,到处都是摆放着的树木盆栽,哪怕初冬,也是郁郁葱葱的,整个院子都在一片绿色中。

    妇人打开一间房门,“小姑娘,我夫家姓沈,你叫我沈嫂子就行。”

    “这屋子里,还有隔壁屋子里的花草,就是我家那口子昨日送回来的。”

    “你看看有啥看得上的,我给你算便宜一些。”沈嫂子笑着说。

    满屋子的花草,让木槿喜不胜收,月季,杜鹃,梅花,兰花,菊花,荷花……

    正如陈嫂子说的,都是名贵的花,木槿深知自己买不起。

    “陈嫂子,有没有便宜一些的花?您家常年有花,有没有花种呀?”

    陈嫂子一愣,反应过来后说:“这月季花价钱不高,不是多名贵的品种。”

    “至于你说的花种,自然是有一些,我家当家的之前留了一些花种,自己种了好几年,都没有长起来的。你若是要,可以给你。”

    木槿欢喜得很,摆手说,“陈嫂子,你和陈大哥辛苦留的种子,我怎么能不劳而获,我出银子买。”

    选了一棵看着不怎么贵的月季花,“陈嫂子,您给看看这棵花加上种子一共多少银子。”

    陈嫂子看了看,“月季花就收你700文吧,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种子我这里有上百种,就算你300文,一共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也不算贵,木槿想道。

    “这些种子,我当家的都一小包一小包的写好了名字,有好些花都是能培育出来的。”看木槿一直不说话,陈嫂子以为她觉得贵。

    她觉得这么多的花种,而且好多都是可种出来的,收个300文已经算是很便宜了。

    见陈嫂子误会,木槿解释道,“陈嫂子,这么多种子才三百文,我已经是占了大便宜,心里激动,一时想不起来说什么。”

    听到木槿的解释,陈嫂子心里那点不高兴才烟消云散。

    “陈嫂子,这是一两银子,真是的多谢你了,那我就先走了。”木槿抱着去掉花盆的花,用油纸裹着。

    一个花盆也要两百文呢,木槿花钱是厉害,但是该不该买,她的心里还是有一杆秤。

    陈嫂子笑呵呵的把她送出门,“小姑娘,以后要花再来,我家那口子每月这个时候都会送花回来。”

    木槿心中一喜,决定每个月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名贵的花草。

    “好咧,多谢陈嫂子。”

    抱着一棵月季花,左手提着一个大大的油纸包,右手提着两只墨鱼干,怎么看都不好看。

    从东街到西街,木槿觉得自己腿都要断了,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买一匹马,做一架马车。

    好不容易到了自家的门口,“娘,娘,大哥,快开门呀。”

    院子里的张氏听到声音,“大郎,快去开门看看,是不是你妹妹回来了,我咋听到她叫我哩。”

    花大郎只能跑去开门,“你怎么才回来,娘还说要出去找你呢。”

    “给,把这个放在厨房里,这是我买的墨鱼干。”木槿把墨鱼干递给花大郎。

    接过去的花大郎捂住鼻子,“小妹,这是啥玩意儿,咋这么臭呀?”

    自家小妹就是奇奇怪怪的,总是买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闻着臭,吃着的时候可香了,这是我买的海鲜,100文一斤呢,你拿去放着就行。”木槿十分不满意花大郎说她买的东西臭烘烘的。

    “啥?啥东西要100文一斤,猪肉才十几文一斤呢,这是吃不起肉吧。”张氏飞快的跑过来,一把抢过花大郎手里的墨鱼干。

    凑近一闻,哇的一声差点儿吐了。

    张氏一言难尽的看着手里的墨鱼干,想扔又舍不得银钱,毕竟100文一斤,她掂了掂,估计手里的就有100文。

    真是的,啥也不懂,以后吃的时候看他们还吐不吐。

    “娘,这是墨鱼干,大老远来的,炖汤特别的有营养,很滋补的,花了100文呢!”不说说好处和价钱,木槿怕张氏给扔了。

    一听100文,张氏心痛得直拍心口,这败家子,买两个臭烘烘的东西都花了100文。

    不过买都买了,花了那么多铜板,她也舍不得拿去扔掉。

    “咋还买了一朵花回来,家里不是已经种了那么多的花吗?”瞥到木槿手里怀里捧着的花,张氏彻底的急了。

    花有啥用,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就为了看两眼花老鼻子钱,她舍不得呀。

    “娘,挣了钱就要会花钱,不然挣钱来干啥,还不如天天在家里躺着呢。”

    “况且我买这些花也不是为了看呀,这都是为了挣钱。”木槿宝贝似的抱着手里的月季。

    张氏提着手里的墨鱼干进了厨房,嘀嘀咕咕的说,“挣钱挣钱,这花花草草能挣什么钱,天天就会白日做梦。”

    木槿……

    等自己的玉壶春培育出来,卖出去就有数不清的银子,到时候,她要让张氏心服口服,木槿心里想到。

    木槿找了一个破了半边的瓦罐,把月季花种在瓦罐里。

    “看样子得多买几个花盆回来,以后种花方便,总不能一直用这些破瓦罐吧。”木槿自言自语的说道。

    她在陈嫂子家的两个花圃屋子里看到砌的火炕,她觉得比火炕更实用。

    前院预留的两个花房,她也准备做两面火墙,就不砌火炕了。

    “大哥,你去找匠人把咱家前院的两间屋子收拾出来,我要砌两面火墙,再把窗户换一换,最好是换成琉璃窗户。”木槿吩咐花大郎。

    琉璃窗户?他可是听说琉璃贵的很,一小块琉璃就是一两银子,窗户那一块琉璃得花好几两银子吧。

    那一包花种子,木槿拿到自己的屋子里放着,那是她发家致富的秘诀。

    看着家里蔫吧的月季花,木槿决定明儿送了小石头去童秀才那里后,就回来把简易大棚建好。

    吃过午饭,一家人早早地睡觉,第二天早上都早早地起床。

    小石头要去念书了,张氏早早地起床煮了鸡蛋,煮了红薯,还把之前做好的包子蒸了几个。

    吃过早食,看着激动的张氏,木槿想了想,“娘,要不你送小石头去拜师?反正童秀才的私塾也不远。”

    “不去不去,我不去,你自己送他去吧,我在家等你们。”张氏一听让她去送小石头,连连后退。

    木槿和花大郎带着小石头敲开了童秀才家的门。

    “哟,是你呀,快进来,昨儿我已经给我家老爷说过了,老爷在前院等着你们呢。”小厮圆圆的脸上笑眯眯的说。

    木槿道了谢,人家好意说了她们登门拜师的事情,这个情不能不放在心上。

    “老爷,昨儿我给你说的那个小姑娘带着他弟弟来了。”小厮带着三人到前院一间屋子门口。

    一踏进前院,朗朗的读书声飘荡在院子里,一棵高大的桂花树伫立在院子正中央。

    “带进来吧。”声音浑厚,约摸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进了屋子,木槿不敢东张西望,在人家屋子里乱瞅,是无礼的,弟弟拜师,她不能丢人。

    “就是你们要送孩子来入学?”看着眼前衣着朴素的三人,童秀才问道。

    木槿压下心底的忐忑,笑着说:“童先生,我和大哥今天送我家小弟来求学,我们都是泥腿子,希望小弟能识字明道理。”

    看着眼前不卑不亢的小姑娘,童秀才捋着胡须,若是那个小娃娃和这个小姑娘这般聪明就好了。

    打量着眼前的小娃娃,见他站立得直直的,纯真的眼神看着自己,一点没有四处乱飘,是个有定力的好孩子,童秀才心里想到。

    “小娃娃,你可启蒙了?”童秀才心里已经认下了这个学生。

    启蒙?那是什么?小石头想到什么就问什么,“先生?启蒙是什么?”

    童秀才……

    “小石头,启蒙就是问你读过什么书?”木槿扶额,这个弟弟怎么关键时候犯傻。

    哦,原来那就是启蒙呀!

    小石头点点头,“先生,阿姐教我念过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稚嫩的声音在屋子里响起,把整篇《三字经》都背完了。

    童秀才那是越听越惊喜,昨儿小厮福运告诉他今儿有个小童来拜师,他是不抱什么希望的。

    谁家正经想念书的小孩,会已经开学好几天才送来?

    没想到这个小孩儿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小小年纪还没开始启蒙就已经会背三字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