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中文网 > 农家小妹:养花种草红火小日子 > 第67章 绢花挣银钱

第67章 绢花挣银钱

灵武中文网 www.05zw.net,最快更新农家小妹:养花种草红火小日子 !

    “木槿说的不错,卖馒头包子的确是个好主意,像木槿说的那些馒头,肯定好卖。”

    “不过,木槿,那个玉米是啥米呀?”李老太太活了这么多年,都没听过玉米。

    木槿暗骂自己,这一张破嘴一张,就说出了玉米,幸好自己口才好,不然还不知道怎么说。

    “李奶奶,玉米就是棒子,我看着他们有些金光金黄的,有些白花花的都透着光,就跟玉一样,我就叫它玉米。”幸好幸好给圆回去了。

    李老太太看了木槿一眼,“嗯,这名字还怪好听的,比棒子好听多了。”

    “这个生意做得,就是有点费白面,不过咱们镇上富裕,价格贵点也卖的出去。”李氏显然觉得这是一个好生意。

    自己的想法被认同,木槿心里还有点小开心。

    “不仅如此,还有一种叫烧麦的,咱们这里还没有呢,肯定也很好卖。”

    木槿是很喜欢吃烧麦的,尤其是内蒙古的羊肉烧麦,简直是天花板,可惜吃不上了,还是得好好挣钱呀。

    花家所有人听得那是津津有味,几个小的都跟着咽口水。

    “还有一种是做面条,咱们可以提前做好许多的码子,煮好面条,客人要什么码子就加什么。”

    “也可以有荤有素,素的便宜,荤的贵一些,什么猪肝,猪大肠,猪脚,猪头肉,这些都可以。”在木槿心里,最好吃还是要肥肠面。

    猪大肠?那玩意儿能吃?臭烘烘的,木槿怕是说糊涂了吧。

    虎婶说话直,属于有话直说的类型,“木槿,猪大肠怕是不行,其余的都可以,猪蹄虽然难收拾了些,怎么也是肉,猪大肠臭烘烘的,没人吃。”

    木槿欲哭无泪,她当然知道猪大肠臭烘烘的,但是她知道怎么处理呀,又不是什么难事。

    卤肥肠,红烧肥肠,干煸肥肠,爆炒肥肠……

    多好吃呀,真是不懂美食呀。

    “虎婶,肥肠我知道怎么清洗,洗出来没有异味儿,红烧出来做码子肯定好吃。”木槿拍着胸脯说,就怕大家不相信。

    姜老太太想了想说,“木槿丫头,面条生意的确不错,镇上也有卖面条的,好多都是清汤素面,你说这个肯定好卖。”

    “的确是,只是擀面条怕是来不及,若是生意太好擀不过来的。”李老太太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

    木槿摆摆手,“这个我已经想到解决办法了,咱们平时可以擀面把面条做出来,然后晒干,以后做生意直接用干面条。”

    “这样绝对来得及,你们觉得如何?”木槿已经在家里试了一些面条,就等着干了之后煮来尝尝。

    “就是不知道干面煮出来可以不。”

    “我家已经晒了一些,等过两天晒好了,咱们可以试一试。”木槿不介意把自家的面条拿出来做试验。

    最后大家商量出来,李老太太和姜老太太两个人拍板决定这生意一定要做。

    花大力和花虎头开始反对,被自己的老娘无情镇压。

    李老太太做主,她们家做面条生意,她的手艺很不错,面条就是需要菜码子味道好。

    至于虎婶家,那就做包子馒头生意,不过虎婶手巧,包的包子小巧玲珑的。

    “木槿丫头,就按你说的办,不过分层要重新谈一下。”

    木槿还以为她们觉得自己分成太多,心里正不舒服。

    就听见李老太太说,“两成也太少了,我觉得还是平分吧,一家五成。”

    啥?

    五成?

    这些人连银钱都不要了,这是什么人呢。

    “李奶奶,我说两成就两成,两成已经很多了,而且是净利,我家啥也不操心,每个月都有银子。”木槿肯定是不愿意的。

    出个主意就要五成净利,她又不是周扒皮。

    争来争去,最后还是木槿说不两成的话,就不合作了,李老太太他们才勉强同意。

    开玩笑,自己要了五成利,传出去了,自己绝对要被人骂。

    合作的事情商量好了,红枣欢欢喜喜的把下午做的绢花拿出来。

    几十朵各色各样的绢花摆在桌子上,一下就吸引了几个女人的眼球。

    “红枣,这些绢花都是你们下午做的?”大力媳妇儿拿着一朵茜色牡丹花的绢花笑着。

    红枣眉毛上扬,整个人都发着光,“是呀,这是木槿妹妹想出来的花样,配色也是木槿妹妹配的,我和花儿妹妹缝制的。”

    “奶,娘,婶子,你们看看这些绢花能卖出去吗?”

    无论是李老太太,还是张氏,看着手里的绢花眼睛都直了。

    张氏尤其喜欢深紫色芍药花的绢花,芍药含苞欲放的样子,好看得紧。

    若是戴出去,肯定会引来很多人的目光,别人肯定羡慕自己。

    李老太太是有见识的,以前在大户人家的时候,主子们赏赐小丫头们就是绢花。

    那些绢花还不如红枣她们做的呢。

    “你们心灵手巧,我瞧着这些绢花都是顶好的,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碎布头是如意绣坊的,要我说,咱们还是和如意绣坊合作最保险。”

    “一是好随时拿碎布头,二是咱们自己出去卖,价钱肯定不会太高,如意绣坊就不一样了,她们有熟客,都还是家境不错的。”

    李老太太看得长远,这生意不是做一次就完了,是能够长长久久做下去的。

    不过木槿没觉得能长久做下去,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看,一批样式出去,用不了多久仿得到处都是。

    “李奶奶,我们想的就是和如意绣坊合作,这几天我们准备把家里的碎布头全做完了。”

    “再拿去找如意绣坊合作,如果如意绣坊看不上咱们的绢花,咱们也可以去零卖。”木槿点头说道。

    之前想着大力婶和虎婶能帮忙,现在看来是不成了,她们要忙着早食摊的事情,没有心思做这个绢花买卖。

    接下来的几天,木槿每天早上吃了早食就到红枣家。

    经过几天的努力,几个大袋子的碎布头都变成了绢花,各色各样,看得人眼花缭乱。

    姐妹三人信心满满的带着一包袱的绢花去了如意绣坊,正好掌柜在店里。

    看到几个脸熟的小姑娘,掌柜爽朗一笑道:“终于来了,你们好久不来我这如意绣坊了。”

    “哪里,姐姐,我们这不是来了吗?还带来了一些新的绣品,绝对独一无二。”木槿笑嘻嘻的说道。

    听到独一无二,掌柜来了兴趣,灿然一笑道:“还独一无二,快拿来我看看。”

    木槿从包袱里拿了几根款式不一样的绢花递给掌柜。

    “姐姐,这些是我们做的绢花,我们看了好几个杂货铺,绣坊,都没有我们做的花色多,款式多。”对于这些款式,木槿还是很自豪的。

    以前天天刷视频,看了多少手工制作,绢花她可是学了好多种呢。

    掌柜眼前一亮,哪怕是在府城,她也没有见过这么多花色的绢花,看着就跟真的一样。

    “的确不错,这些花色有的清丽,有的富贵,肯定很多人喜欢。”掌柜爱不释手的拿着,仿佛已经看见了络绎不绝买绢花的人。

    看着几朵绢花,用的布料都大不相同,有的是绢布,有的是绸布,有的是细棉布,想到之前卖出去的几袋子碎布头。

    掌柜心里有了猜测,这些绢花应该都是用从自家买的碎布头做的。

    木槿一直观察着掌柜的神色,没有错过掌柜眼神里的了然。

    “掌柜姐姐,这是我们用买回去的碎布头做的,想着拿到铺子里来问一问姐姐,铺子里能不能卖。”木槿笑着看向掌柜。

    本来就觉得木槿不错的掌柜,现在更加觉得自家大小姐眼光好,这个小姑娘值得一交。

    “你们这绢花不错,新颖又好看,花色还多,肯定是好卖的。”

    “这样吧,细棉布的算6文一支,绢布绸布这些可以算12文一支,你们觉得如何?”掌柜的开出了一个最高的价格。

    木槿也惊讶,这个价钱的确已经算是高价了,她都意想不到。

    “掌柜姐姐,这么高的价钱,我们当然愿意啦。”

    “这一次,我们做了有100支左右,绢布和棉布差不多各一半。”木槿把包袱里的绢花全部拿出来。

    掌柜仔细数了数,一共有56支绢布绢花,棉布的有50支。

    “棉布绢花300文,绢布的672文,一共是972文,我给你们一两银子。”掌柜拿出一小块银角子。

    接过银子的木槿突然想起没有带荷包出门,以前在村子里住的时候,房子破破烂烂,每次出门儿,她都是揣上全部家当。

    自从搬到镇上,她觉得每天带着银钱出门很不安全,基本都不怎么带荷包出门儿了。

    看出木槿的窘迫,掌柜嫣然一笑,“剩下的就不用找了,咱们的生意是长长久久的,以后也许还得你们给我抹零呢。”

    想到木槿几人做绢花需要的碎布头多,掌柜忙让人搬出几袋子碎布头说:“这段时间的碎布头都在这里了,你们应该需要的多。”

    木槿花了100文,又带回去了五袋子的碎布头。

    “多谢掌柜姐姐,这生意能做起来全靠姐姐的支持呢。”木槿笑起来酒窝圆圆的。

    木槿嘴巴甜,掌柜听了,心里也高兴,更加觉得自家小姐眼光好。

    和掌柜告别后,木槿和红枣,花儿三个小姐妹搬一会儿停一会儿,十来分钟的路程走了半个小时才到家。

    “咱们就应该让哥哥们去搬的,可真累呀,没想到那一袋子碎布头真重呀。”木槿瘫坐在一家院子里的木头椅子上。

    这个木头摇椅,是木槿花了大价钱买的,也是何木匠的手艺,她一眼就看上了。

    “这一次五大袋子的碎布头,咱们肯定能做好几百支绢花。”

    “是呀,好几两银子呢!”

    “我还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银子。”

    红枣和花儿整颗心都是激动的,那可是一两银子呢,竟然是她们挣的。

    她们是知道之前家里人到镇上打零工,一个月也就四五百文,她们今天挣的是一个成年人打零工两个月的银钱。

    木槿自认为自己是见过世面的人,她的兜里可是全家的家当,还是不要参与大家的讨论了。

    可是,花儿和红枣一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木槿都为她们的嗓子感到着急。

    “红枣姐,花儿妹妹,咱们这一次的银钱就不分了,等下一次咱们一起分。”木槿拿出900文钱说道。

    900文钱,一家也就分三百文,卖一次分一次,还不如一个月分一次,或者四次分一次。

    红枣和花儿,现在是木槿的头号粉丝,木槿说啥就是啥,一听木槿说下一次再分钱,她们连连点头。

    休息了一会儿,几个小姑娘又把所有的碎布头分类,细棉布一类,绸布和绢布一类。

    弄好后,又继续分颜色,最后分成了几十堆,幸好家里做了小袋子,用之前的大袋子改的。

    “这么多的布料,咱们做四种花型吧,梅花,桃花,牡丹花,芙蓉花。”

    “你们觉得如何?”木槿根据花色选了四种花型。

    头号粉丝怎么会反对。

    布料就放在木槿家,花儿和红枣高高兴兴的跑回家做午食去了。

    见红枣和花儿走了,张氏才从屋子里出来,看着木槿支支吾吾的说:“木槿,今儿的绢花好卖吗?”

    “自然是好卖的,不然我带这么多碎布头回来干啥?”木槿冷冷的说。

    对于张氏,木槿觉得就应该冷着她,不然过不了多久又犯旧病。

    明明家里越来越好,张氏怎么就看不明白呢,总是隔三差五的整幺蛾子。

    张氏红着眼,“我就是担心卖不出去,你们不是白忙活了吗?”

    “木槿,娘的脑子不聪明,有时候嘴巴比脑袋快多了,我就想着反正你也要说,晚说不如早说。”张氏依旧觉得没什么,不都是要说的吗?

    她的脑子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惹了木槿不高兴。

    想到张氏那嘴巴,木槿扶额,“娘,以后咱家啥事都不能往外说,你说这幸好咱们弄出了一个章程,要是没弄出来,不就是骗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