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中文网 > 农家小妹:养花种草红火小日子 > 第60章 木槿准备搬家啦

第60章 木槿准备搬家啦

灵武中文网 www.05zw.net,最快更新农家小妹:养花种草红火小日子 !

    张氏安慰自己,幸好木槿还小,只有十三岁,留到17岁嫁人都还有四年,还能好好的寻摸一番。

    也许自家闺女儿的造化还在后面呢。

    想到这些,张氏也不哭了,开始收拾起家里的家当。

    这个东西要,那个东西也要,一根针都不能落下了。

    想到在镇上自己要烧炕种花,需要的柴火多。

    “大哥,要不趁着这两天还在村子里,你多砍点柴,咱们镇上屋子多,今年冬天我要烧炕做暖屋育花,费柴得很。”

    花大郎摆摆手:“这有啥不行的,这段时间地里也没活,我在家待着也怪无聊的,上山打柴还有事做。”

    接下来的几天,花大郎吃了早食就带上干粮上山打柴,一待就是大半天。

    几天下来,院子里堆了四五堆满满的柴火,就等着拉到镇上去。

    “娘,咱家还有两亩地得解决,村子里的人我也不熟,您出个主意,把地才给谁更好。”木槿有些发愁的说道。

    村子里能买下两亩地的人不多,大多数都是数着过日子的人。

    她是个记仇的人,村长之前做的那些事情,就绝了她把地卖给村长的想法。

    张氏想了好一会儿才说:“你柳花婶儿就不错,她家人口多,地也少,咱们家的地,她应该是想要的。”

    “柳花婶儿?娘,她家里条件如何呀?”木槿有些担心。

    她要的是现银,拿不到现银,她不会卖的。

    “你就放心吧,你柳花婶儿家低调,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家里条件还是不错的。”

    “她家劳力多,农闲的时候,好几个壮劳力都出去打零工,家里能给得起现银。”张氏摆摆头,也不知道自家闺女儿这财迷性子跟谁像。

    亲兄弟明算账,何况这种卖地的事情,木槿是想把宅基地都给卖了的,只是张氏死不同意,她也没办法。

    “娘,那你去探探柳花婶儿的口风,若是柳花婶儿有想法,咱们就卖给她们家。”怕张氏胡思乱想,干脆把事情交给她。

    有了事情做,张氏终于不再整天想着退亲的事情,脸上也有了笑意。

    没过两天,柳花婶儿就上门了,还带了一篮子家里菜干,“家里没什么东西,这是我之前做的菜干,你们别嫌弃。”

    柳花婶儿得了张氏的暗示,心里一直激动得很,想了两天,还是决定拿下花家的地。

    “张嫂子,我的性子急,有啥说啥,前两天你给我说的那个事情,我们一家人考虑好了,准备买下你家的地。”柳花笑着说。

    村子里本来就人多地少,周围都是山,很少有人家卖地,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事情。

    也是自己平日里和张嫂子好,不然这种好事情怎么会轮上自家。

    张氏指着木槿说:“柳花弟妹,卖地的事情,木槿管着呢,你和木槿谈吧。”

    “木槿这丫头能干得很呢,张嫂子,你是有福气的。”柳花羡慕的说道。

    郑氏一怔,若不是有外人,差点儿哭了出来,自从花老二没了,从来没有人说过她是有福气的人。

    想着柳花婶子是实在人,木槿也没有狮子大开口:“柳花婶儿,咱们村子的情形,您是知道的,这田地的价格,比外面贵许多。”

    “我娘说柳花婶儿是老实人,平日里也帮过我们不少,要不就这样,一亩地算4两银子,如何?”

    木槿家没有水田,整个花龙沟都没水田,两亩地都是肥沃的好田地。

    四两银子,柳花婶儿喜不胜收,这是木槿在帮自家呢,那么好的田地别说四两,四两半,就是五两都有人要。

    “好好好,木槿,婶儿也不会说好听的话,你家的田地,婶子家一定会好生耕种的。”柳花脸上的笑就没停下过。

    看柳花婶那激动又感激都写在了脸上,木槿就知道没有选错人。

    “柳花婶儿,我家的菜地里还有一些白菜萝卜,估计还得长长,得麻烦您帮我家盯着一下。”木槿把家里的菜地交给柳花婶儿。

    原本想着把白菜萝卜拔了带走,今儿见了柳花婶子,她突然改变了主意。

    “这有啥麻烦不麻烦的,你就放心吧,保证给你看好了,一棵也不少,长得这么好的萝卜白菜是得再长长,拔了多可惜。”柳花婶看着菜地点头道。

    刚开始张氏找她透露消息要卖地的时候,她是吓了一大跳的,还以为张氏家急着用钱,都准备借些银钱给她了。

    没想到人家是要搬到镇上去了,柳花一点儿也不嫉妒,为她们一家人高兴着呢。

    “你们啥时候搬家呀?要不让我家那几个小子来帮忙,你家就大郎一个壮劳力,怕是搬不过来吧。”柳花婶儿想着自己买地都占了大便宜,也想帮帮忙。

    看着柳花婶儿诚恳的样子,木槿没有拒绝,想了想说:“要不这样,明儿我们要搬一些东西,请闰叔帮帮忙,正好去衙门把红契办了。”

    “红契?还要办红契呀,废那个银子干啥。”柳花婶儿不以为意的说道。

    村子里没几个人舍得花钱办红契,自然不知道白契是不受保护的。

    “柳花婶儿,红契肯定是要办的,不是我吓唬你,办的是白契,若是我是个歹毒的,不承认卖了土地,官府都不会承认土地是你的。”

    “地都买了,大头银子都花了,这点儿小钱可不能省。”

    木槿把红契和白契的区别说了,吓得柳花婶儿连连点头办红契。

    想到幸好是木槿,要是其他歹毒的人,肯定不会跟自己说这些。

    “木槿呀,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明儿我让你闰叔早点儿过来帮忙。”柳花一脸后怕。

    心里想着,之前买的那一亩地,明儿让当家的意思带到衙门把红契办了。

    柳花婶儿不知道今儿的做法帮了以后多大一个忙,之前买的那一亩地,老头子死了,儿子是个赌鬼,没钱了就把主意打到自家买的那一亩地上。

    幸好听木槿的话去办了红契,不然就损失惨重了。

    知道木槿一家要搬走了,这两天都忙着收拾东西,柳花说了会话,放下买地的八两银子就走了。

    “这柳花婶儿也真是,二话不说把银子撂下就跑了。”木槿看着炕上的银块和铜板哭笑不得。

    又有银块,又有铜板,看来这一次买下自家的地,让柳花婶儿家伤筋动骨了。

    张氏也是感慨:“是呀,你柳花婶儿是个要强的,也心善,这些年,谁不在背后说我们几句,你柳花婶儿是从不说闲话的。”

    “前两年,还和说我们坏话的花三媳妇儿差点儿打了一架。”

    看着张氏收拾出来的一堆东西,木槿目瞪口呆,簸箕,笊篱,烂衣服,啥都有。

    “娘,这些东西也没啥用,就扔了吧!”木槿指着一件烂衣服说。

    张氏拍开木槿的手,宝贝似的说:“这有用着呢,可以拿来纳鞋底,你别想着啥都扔。”

    最后,整整的收拾了两担东西,当然,在木槿眼里都是不要的废品。

    想着今儿好几家人跟着去下杨村帮忙,木槿决定做点儿东西感谢大家。

    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把屋子里搜罗了一遍,看着粮缸里的面粉,还有一大块的腌五花肉。

    木槿决定蒸包子,正好柳花婶儿拿来的菜干不错,就做菜干腌肉包子。

    说做就做,木槿叫来张氏:“娘,你帮我和点面吧,我蒸一点包子。”

    “够了,够了,咱们吃不了多少。”

    一碗两碗三碗……,都没有停下来,张氏心痛的叫道。

    “娘,这都还不够呢,我想着今儿去下杨村,咱们村子里好多人去帮忙的,咱们也要搬家了,总不好欠着这个人情。”木槿一边泡菜干一边说。

    柳花婶的菜干做的好,金光金黄的,一点儿水分都没有,要先泡发起来。

    张氏不是小气的人,听说是要感谢人的,连连说:“你做得对,要是没有村子里的人撑腰,今儿是拿不回玉佩的。”

    在古代,宗族的力量大的很,若是没有村子里的人跟去,下杨村绝对会把自己轰走。

    一大块的五花肉,约摸有五六斤,木槿全切了,切成了小丁。

    天气冷了,揉好的面团,张氏放到了炕上去,约摸半个多时辰。

    又揉一揉排气,肉丁加上切碎的菜干炒好后,两个人包包子,包了80个。

    蒸笼整整用了四屉才蒸完80个包子。

    “闺女儿,你说怎么送包子,你包好,待会儿娘去送。”张氏想着村子里那些长舌妇,不想让木槿出门。

    木槿没想到这一层,笑着说:“好呀,娘,那就你送去吧,晚一点送去,现在还烫着呢。”

    “一共有八户人,就一家送五个包子,大力叔和虎叔一家,就一家十个包子,娘,你觉得怎么样?”

    张氏想了想,觉得不多不少,正好合适,点头说:“好,就这么送吧,送少了拿不出手,送多了咱也不是冤大头。”

    午食,一家人就吃的包子,还别说菜干咸肉的包子味道不错。

    不喜欢吃肥肉包子的木槿都吃了整整两个,更别提花大郎那个吃货大胃王了,整整吃了10个大包子。

    张氏看着寥寥无几的包子,气得心口疼,自己咋就生了一个这么能吃的儿子。

    “娘,你们做的这个包子真好吃,咸香咸香的,菜干脆脆的,下次再做吧。”花大郎满嘴流油的说道。

    等包子冷了,张氏用篮子装了用油纸包好的包子挨家挨户的送去。

    自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哦哟,我的乖乖,这还是白面的呢。”

    “好像还有一股肉香。”

    “快拿去放起来,等晚上全家一起吃。”

    这是张氏离开后,每家每户的言语,都觉得花老二家是仁义的。

    不知不觉中,第二天就来了,闰叔早早地就等在自家门口。

    “木槿打开门差点儿吓了一跳:“闰叔,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吃早食了吗?”

    “吃了吃了,你别管我,你们快吃吧,我来帮忙拿东西。”花闰又摆手有点头的说。

    吃过早食,昨儿剩包子垫了垫肚子。

    有花闰在,花大郎轻松多了。

    家里东西多,就在村口坐牛车,镇子还是太远了。

    “张氏,你们一家人大包小包的干啥去?咋花闰也在?”远远的,一个声音传来。

    柳花婶儿快步从后面跟上说:“何花草,啥叫花闰也在,咋的,就看不见我了?”

    “哎呀,柳嫂子,你看我这嘴,比眼睛快多了,秃噜一下就出来了。”何花草讨好的笑着说。

    何花草,木槿差点儿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名字真让人意想不到。

    没了何花草说话,其他人目光紧紧的在花家人身上扫来扫去。

    “各位婶子,嫂子们,这不是刚刚拿回了我家的信物吗?就拿去换了几个钱,我们准备搬到镇上去。”木槿笑着说。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迟早都会知道的,还不如从自己的嘴里说出去。

    人群里突然沸腾起来,木槿一家搬走的消息太惊人了。

    “啥?搬家呀?”

    “我的老天呀,搬到镇上去哟。”

    “怪不得杨家不愿意退还呢,原来这么值钱呀?”

    大家嘀嘀咕咕的说起来,看木槿一家的眼神都变了,有羡慕,有嫉妒,再也没有了轻视。

    和张氏比较好的几个人,都围上来帮忙拿东西。

    “张嫂子,你们咋就要搬走呢?不是住的好好的吗?你这一走,啥时候才能见哟!”花韭媳妇闷闷地说道。

    张氏也不舍的说:“儿女都是债,我家屋子都漏风漏雨,反正都要建房子。”

    “咱们村离镇子那么远,还不如搬到镇上去,大郎也该说亲了,这不就容易些了吗?”

    仔细一想,都觉得有道理,反正都是建房子,还不如添点银钱,在镇上买房子。

    家里的男娃娃,女娃娃,说亲的时候背板也硬了。

    不管大家怎么想的,好多人心里都开始盘算,要不先忍一忍不建房子了,过两年也像张氏这样。

    “哟,有些人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歪瓜裂枣的,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别以为搬到镇上去了,就能有啥好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