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中文网 > 农家小妹:养花种草红火小日子 > 第52章 医馆卖人参

第52章 医馆卖人参

灵武中文网 www.05zw.net,最快更新农家小妹:养花种草红火小日子 !

    和江大夫做过一次生意,木槿知道江大夫的为人,老老实实的说:“江大夫,我们也不懂人参的行情,您给开个价吧。”

    江大夫想了想,人参品相极好,若是在县城价格应该更高,江大夫纠结片刻说:“我只能把情况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做决定吧,人参很不错,我最多只能出600两,若是你们拿到县城去,应该能多几十两,你们自己决定吧。”

    听到镇上价格稍稍便宜,县城价格高一些,木槿能理解镇上和县城的差距,县里有钱人多,出得起价的人也更多。

    木槿脑袋里算了算,去县城虽然不远,租车一个时辰就能到,租车费也不贵,也就三百来文钱,但是县城人生地不熟的,可能也就多个二三十两银子。

    身上带着一大笔银子,路上遇到意外就啥也没有了,脑袋里迅速算了这一笔账,笑着说:“江大夫,咱们都是老熟人了,一事不劳二主,就卖给您吧。”

    看着木槿一脸肉疼的模样,江大夫心里乐开了花,他就知道花小丫头是一个值得结交的人,没看现在就给他送来一根人参吗?

    “好好好,600两银子,你也不好拿回去,不如给你们银票吧,这样安全,不引人耳目。”看到木槿几个人连一个包袱都没带,江大夫嘴角一抽。

    这花小丫头也是心大,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这个人参值钱,那么几个人空手就来了。

    木槿老脸一红,竟然把银子怎么带回去给忘了,幸好这个时候已经有银票这个东西,不然600两银子,他们几个人抬都抬不回去。

    “好好好,多谢江大夫,那我们要4张100两的银票,四张50两的银票。”木槿趁热打铁说道。

    看着品相极好的人参,江大夫爱不释手,摆摆手说:“行行行,有啥要求你去给账房说,小六,带花小姑娘去账房领银子。”

    说要抱着他的宝贝人参就跑进屋,生怕木槿后悔不卖给他了。

    哼,真是过河拆桥。

    “小六哥,麻烦你带路了。”木槿笑着对药童小六说。

    没想到这个药童竟然还是江大夫的徒弟,而且看江大夫和他之间的对话,关系应该还不普通。

    小六摆摆手红着脸说道:“小花姑娘,你叫我小六就行,我师傅就那个样子,眼里只有药材,得到了好药材,三天三夜不睡觉都可以。”

    木槿点点头表示理解,以前见多了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爱好可以废寝忘食,江大夫应该就属于这样的人。

    从账房那里领了600两的银票,小六亲自把他们送出药铺,花大郎几人还愣愣的没反应过来。

    600两银子呀,就那一根什么人就能卖600两银子,这银子那么好挣吗?

    本来还想在镇上逛一逛,家里很多东西都没了,她想买点东西,之前要买一张桌子。

    转身看见无论是花大郎,还是红枣,都是一副忐忑不安、身体僵硬的样子,哦豁,算了吧,还是早点回去,揣着600两银子,她要是还到处去逛,她大哥他们心都得吓出来。

    “大哥,咱们回去吧,看你们紧张兮兮的样子,我看了都觉得你们有事儿。”木槿小声的说。

    几个人回到家,提着的心才放下去,在镇上浑身都不自在,总怕别人把银子给偷了。

    “木槿,你们怎么回来了?吃饭了没有,娘去给你们弄。”张氏听到院子里有动静,连忙出来看。

    想到家里连桌子也没有,而且600两银子也要商量一下怎么分,木摆摆手,“娘,别做饭了,我们去大力婶儿家看看。”

    “对呀,张婶儿,我娘估计已经做好饭了,咱们过去先对付两口,填饱肚子。”大力应声说道。

    昨儿大家都铆足劲儿吃肉去了,还剩了好些馒头,回去随便热几个馒头就吃了,简单又方便。

    看孩子们要去大力嫂子家,张氏简单的收拾好针线篓子也跟着一起,她在家也没什么事,更重要的是她心里直痒痒,好奇人参卖了多少银子。

    到了大力婶子家,知道大家还没吃饭,大力婶子风风火火的热了剩下的馒头,有十来个,又打了三个鸡蛋烧了一盆子鸡蛋蔬菜汤。

    “你说你们怎么不在镇上吃了回来,饿肚子会把肚子饿出毛病的,你们现在还小,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老了就知道厉害了,以后了不许这样了。”李老太太看着狼吞虎咽的几个人慈爱的说道。

    吃完饭,木槿霸气的把几张银票拍在桌子上说:“这是卖人参的银票,600两。”

    屋子里的人都被惊呆了,600两银子,是谁也没想到的,昨儿她们还以为最多几十两银子。

    张氏看着桌子上的纸说:“闺女儿,你不会被骗了吧,这几张轻飘飘的纸,就600两银子?”

    大力婶和虎婶也直点头,“是呀,木槿,你来说在哪儿卖的,我们所有人去找他去。”

    木槿…

    “你们大惊小怪说什么,这是银票,拿着银票就可以去钱庄取钱,600两银子太多了,她们都拿不回来,用银票就轻便多了。”李老太太见识多,认识银票。

    三人不好意思的笑笑,又闹了笑话,她们还第一次见银票这种东西,不过还是更喜欢真金白银,银票一不小心坏了,钱不就没有了吗?

    木槿点点头说:“是呀,仁德医馆的大夫说银钱好拿,特意给我们拿的银票。”

    “这里有是600两银票,我们想想怎么分,一家200两银子可好?”木槿想了想继续说道。

    如果不是虎哥和大牛哥,这一株人参就和自己失之交臂,所以卖了银钱,应该三家平分。

    李老太太想了想说:“木槿,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一切都按昨天的说法做,按照人头分,一个人150两,正好大力大虎一人150两,你们两个三百两。”

    “姜妹子,你们一家也商量商量,看看我这个法子如何?”李老太太转身对姜老太太说。

    姜老太太拍着胸脯说道:“这是自然,让我们拿一份,我都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一家子忙活一年,地里的出息才几两银子不到,一份就是150两银子,是他们一辈子都挣不到的。

    见李奶奶和姜奶奶执意按这个法子分,木槿只能同意,以后有什么挣钱的法子,想着她们就是。

    “那好,李奶奶,姜奶奶,我们也不拉拉扯扯了,就按你们说的办,你们一家一百五十两,我们家三百两。”木槿点头说道。

    看木槿同意她们的提议,两个老人家最高兴了,接过银票左看右看都舍不得放起来。

    “娘,娘,快给我看看呗,我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花大力讨好的笑道。

    花老爷子一巴掌拍在花大力脑袋上说:“一边儿去,你老子还没看呢,后面排队去,排到最后,让儿媳妇和我孙子孙女儿先看。”

    没用过银票,木槿心里有点忐忑,听说这银票还不是纸币,得拿去钱庄取钱,以前存钱都得本人去才能取,自己拿着银票能拿到钱吗?

    见木槿忧心忡忡,李老太太轻声问道:“木槿,可是有什么难事?你说给我们听听,大家一起想办法。”

    张氏也急了,自己沉浸在挣钱的喜悦里,居然没察觉到闺女儿情绪不对,连忙说:“就是就是,听你李奶奶的。”

    “李奶奶,我这不是没用过银票,担心去换银子的时候人家不认吗?”木槿不好意思的说道。

    木槿一提出怕钱庄不兑换的想法,大家都开始担心。

    “娘,就是这个理人家钱庄揣兜里的银子,怎么舍得吐出来。”大力婶子一直对银票心存怀疑。

    李老太太听了,哈哈大笑说:“你们放心,只要拿着银票去取钱,说明银票的来由,会兑换到钱的。”

    “还有钱庄里的钱可不是钱庄的,而是存钱的老百姓的。”

    丢死个人了,惹人笑话了,还是见识不多,以后要多去见见世面。

    三家人拿到钱都高高兴兴的,在大力婶子和虎婶心里,只要不乱花,这笔钱可以够他们家用一辈子了。

    “木槿,你家屋子里啥也没有,今儿也没买桌子,吃饭可咋吃呀?”热馒头的时候,她已经问过了花儿。

    几个人去一趟镇上,匆匆忙忙的,桌子没买,椅子没买,都饿着肚子回来的。

    木槿笑着说:“大力婶,您就别担心我们了,下次我再去买,这几天先在厨房凑合着。”

    “大力媳妇儿,咱们家不是有一张小桌子吗?让木槿先拿回去用着。”李老太太吩咐道。

    大力家有一张淘汰了的桌子,是以前家里人少的时候用的,后来大力媳妇儿生儿育女,那张桌子都坐不下了。

    “就是有点小,不过你们家人少,刚好合适。”李老太太笑着说。

    转眼间就到了交粮税的时候,村子里都是家家户户一起去,由村长通知,今年大力和虎头还有木槿,她们三家等来等去都没有等到消息。

    等到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大晌午,三家人慌慌忙忙的推着粮食到镇上缴税。

    村子里的人在最前面,木槿他们看着长长队伍,村子里的人看到他们后,立马转身收回目光,木槿几人只能排在最后。

    “哟,这不是大力家的吗?还有木槿呢,原来你们三家一起来呀,怪不得让人去叫你们,你们不一起来呢。”村长媳妇儿买了东西路过木槿身旁时说道。

    昨儿自家老头子回家,可给她好好的说道了一番木槿,不是个好胚子,连她家老头子的面子都不给。

    队伍里其余村子的人纷纷侧目打量木槿几人,小声的嘀咕起来。

    “这是哪个村的人?听样子是故意不和村子里的人一起来呀。”

    “你不知道呀?花龙沟村的呀,我就说嘛,花龙沟村的村长最和善了,咋可能孤立人。”

    村长媳妇听着大家对木槿几人指指点点,脸上终于有了笑,哼,不就是三家穷得响叮当的泥腿子,还真当自己是一根葱了。

    “你们乱说,明明是”

    花大郎想要反驳,就被木槿拉住说:“大哥,没用的,省省力气吧。”

    大家都是先入为主的,村里人的态度,大家都看得出来,不过那又如何,她又不靠别人吃饭。

    有些名声传出去,说不定她想的事情,还能更快的的得偿所愿呢。

    等到木槿几人把粮税交完,太阳已经要落山了,几人急急忙忙的回村,到家天色已经黑下来。

    看到一家子人回来,大力婶子端来一盆热水说:“快来洗一洗,咋这么晚才回来,天都黑了。”

    村子里的人早就回来了,她饭菜都热了好几遍,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回家了。

    “别提了,我们去的时候,都排了老长的队,咱们村的人在最前面,都没人叫我们过去,我们只能排到最后,这不就回来晚了。”花大力大着嗓门说道。

    说起这件事,花大郎就生气,尤其是村长媳妇说的那一番话,他就是听不过去。

    “大家都饿了,在镇上待了大半天,又饿又累,先进屋把饭吃了,有什么事情待会儿再说。”李老太太皱着眉说道。

    看儿子孙子们的脸色,李老太太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村子里的人敢做这种事情,除了村长的支持,还有什么。

    匆匆填饱肚子,李老太太问清花大力怎么回事后,沉着脸说:“这一次的事情,除了村长无人敢做,缴粮税可是大事呀,他都敢做手脚,真是越活越没点肚量了。”

    税收是国家大事,若是今儿大家反应不快,她们三家怕是已经被县太老爷问罪了。

    “李奶奶,我觉得村长应该不会善罢甘休,这一次我们躲过了他的算计,他应该还会出手吧。”木槿担忧道。

    想到村长针对的人是自己,大力婶和虎婶家只是受到牵连,木槿心里就过意不去。

    “李奶奶,姜奶奶,是我连累了你们。”木槿自责的道。

    话还没完就被姜氏打断说:“你这话快别说了,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