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中文网 > 烈虎军 > 第一零九回庆立国大开盛典 贺三喜皇子现身

第一零九回庆立国大开盛典 贺三喜皇子现身

灵武中文网 www.05zw.net,最快更新烈虎军 !

    书接上回,上回书正说到,大齐朝的国庆之日到了,这传承了数百年的金龙庆典也是准时召开,

    这一天夜间,刚刚打过三更天。整座安陵城瞬间变得热闹了起来。城中出现了无数的队伍。

    在最前面的是一队全副武装,骑着高头大马,手持精铁长枪的京城禁军骑兵。这队精骑大约能有个三千余人,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股子杀气,看得出这些人都是百战之卒。

    这队精骑摆成了一字长蛇阵,将一辆马车给紧紧地护卫在军阵当中。这辆马车上描龙绣凤凰,上有黄绫子的车顶,处处展现出帝王的威武之气。而且,这辆马车由八匹高头骏马同时拉着,更加体现了此车的不凡。

    书中交代,这辆马车上坐着的非是旁人正是当今的大齐天子齐安帝范元。这辆马车正是齐安帝范元的龙车辇。

    三千名禁军精锐骑兵,人人紧握刀枪,双眼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将这辆马车给护在当中。无数杆泛着寒光的长枪在马车两旁竖起,形成了一片冷气森森的枪林,令人不寒而栗。

    任何人若敢妄动,想靠近龙车欲图不轨必会被这数千杆长枪捅成筛子,马踏为泥。真可以说得上是戒备森严,滴水不漏。

    安帝的龙车辇在三千禁军精骑的紧紧保护下率先驶出了安陵城的神武门,直奔金龙山而去。

    在三千禁军骑兵的队伍后面,跟着无数的马匹和轿子。这些马匹都是战马,马上之人全都是盔明甲亮,全身披挂,挂剑悬刀的武将。而在轿子里坐着的都是些头戴乌纱,身穿蟒袍,腰束玉带的文臣。

    显然,在禁军骑兵队伍后跟着的则是无数的文臣武将。今日,文武群臣将要与皇上一起参加金龙庆典以庆祝大齐立国。

    就这样,三千禁军保护着安帝的龙车辇在前面开路,无数文武大臣,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足有好几千人分成了好几队。浩浩荡荡赶奔金龙山而来。

    且说安帝率领一众文武百官出了安陵城,直奔城南方向的金龙山而来。简短截说,三千禁军保护着安帝很快来到了安陵城南的一座高山的脚下。

    这座高山山峦起伏,远远望去,真好像一条昂首咆哮的巨龙一样。这座山正是大齐赫赫有名,闻名天下的金龙山。

    书中代言,其实安陵城外的这座金龙山严格意义上或许叫小金龙山更为合适。真正的金龙山在大齐江北的旧都天宁城外。

    数百年前,大齐开国皇帝齐武帝范央于天宁城外的卧龙山彻底击败了大俞王朝。随后,范央率军攻进天宁城,建立了新的王朝改国号为齐。

    为了纪念大齐朝的建立,范央于是传下圣旨将这一天定为大齐的立国之日,按现在话说就是国庆节。

    范央又传下一道圣旨将与大俞王朝的决战之地卧龙山更名为金龙山并在山上修了一座祭坛。每到立国之日,皇上要在金龙山上举行一年一度的金龙庆典,祭告天地宗庙,以庆祝立国之日。

    十余年前北辽大举南下入侵,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了大齐的都城天宁城。齐安帝范元在一众文武大臣的保护下渡江南逃,好不容易才在安陵建都,重新站稳了脚跟,大齐也得以延续。

    齐安帝范元迁都安陵之后,为了更好地将大齐数百年的传承给延续下来。于是他特意在安陵城城南外五十里处选了一座形似巨龙的高山将其命名为金龙山。

    安帝还派出专人在山上修筑了祭坛以供祭告天地,举办庆典之用。从此,安帝每年都在安陵城外的这座金龙山上举办金龙庆典并祭告天地。

    为了能把这座山和天宁城外的那座真正的金龙山区分开来,许多人私底下给安陵的这座金龙山取了个别称叫做小金龙山。

    闲言少叙,书回正文。三千禁军精骑保护着安帝的龙车辇率先来到了金龙山下。三千禁军精骑迅速往两边散开将整座金龙山的各个要道给守把住。

    一时间,金龙山是刀枪林立笼罩在一片杀气之下,可以说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布防十分的严密。原本平静的金龙山瞬间进入了一级警戒状态。

    这时,一众文武大臣也陆陆续续地来到了金龙山的脚下,众人都围在龙车辇的四周围。

    随着众人的陆续到达,负责驾驶龙车辇的御前第一侍卫张恺,一伸手把龙车辇的帘子往上这么一挑,齐安帝范元从龙车辇之中探出了身子。接着,有两名太监上前伸手搀扶着安帝下了龙车辇。

    齐安帝范元今日也穿着十分正式,可以说是盛装出席。就见这位皇上,头上戴着九龙珍珠皇冠,身上穿着一件全新的绣着九条金龙的明黄色龙袍,腰束金龙带,足蹬一双崭新的龙靴。

    安帝全身上下穿着的都一色的新衣服。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话是一点儿都不假。今日这么一穿,令得安帝比平日里多出了几分天子的龙威,倒也别有一番气度。

    随着齐安帝范元下了龙车辇来到了金龙山的脚下,负责主持这次庆典的光禄寺卿邵元忙高声道:“金龙庆典开始,请陛下登坛祭天,众文武上山朝拜。”

    随着邵元的声音落下,齐安帝范元抬腿踏上了登山道,缓步向山顶走去。文武群臣随着安帝也上了登山道。

    一行人顺着山路缓步向前走去。山路的两旁还有常驻金龙山负责守卫高山和祭坛的五百禁军把守着。一行人顺着山路曲曲弯弯终于来到了金龙山的半山腰。

    金龙山的半山腰是一个广场,文武群臣都将在这个广场上进行朝拜。而山顶上则是真正祭天用的祭坛,那地方只有皇上和一些皇室成员才能够上去。

    一众大臣纷纷在金龙山半山腰的广场上停住了脚步,同时也按照各自的官职大小列好了队伍,众人依旧是文东武西两厢站立,在广场上准备朝拜。

    齐安帝范元则继续向前走去,很快来到了山顶祭坛的石阶之下。安帝迈步踏着一级一级的石阶,缓缓地向这座祭坛走去。

    安帝一步步向着山顶的祭坛走去,不久便登上了这座祭坛。随着安帝登上祭坛,一旁有人迅速敲响了金钟“咚咚咚!”三声金钟响起。随后有人高喊:“祭天开始,请皇上焚香祭祀。”

    随着这道喊声落下,安帝一步步向前来到了祭坛的中央。这时,一旁有两名负责祭天的军卒来到安帝的面前,将三炷香递给了安帝。

    安帝接过香,迈步来到祭坛中央的供桌旁,手捧香烛,恭恭敬敬对着天地拜了三拜。半山腰广场上的文武百官,也纷纷跪倒叩头随着皇上一起祭祀天地。

    祭拜已毕,安帝和众臣都站起身形。安帝将三炷香轻轻地插在了供桌上的香炉之中。这第一项祭告天地庆立国也算彻底完成。

    接着,安帝立于祭坛之上,转过身面向着广场上的文武群臣。安帝的眼中露出两道少有的精光,朗声道:“昔年,北辽南下尽夺我大齐江北之地,使我大齐山河破碎。

    此等大仇令得无数齐人铭记于心,不敢忘怀。前番辽军再度南下,妄图吞并我朝。幸得列位先帝及上苍护佑,三军将士用命,我大齐得以大败辽军洗刷前耻。

    此等大事振奋人心,鼓舞国人士气。故借此金龙庆典之时加以庆祝,以告慰诸先帝在天之灵。”

    说着,安帝一挥手,有两名禁军捧着一面北辽军的大旗来到了祭坛上。安帝上前,将大旗接过。

    随后,安帝从腰间抽出宝剑,一连几剑将这面辽军大旗砍为数段。接着,安帝又取过火把,将大旗烧做灰烬。这火烧敌旗之法是大齐传承数百年的一种庆贺大胜的方式。

    火光映在了安帝的脸庞上。随后,安帝将手中宝剑高高举起,大喝道:“金龙护佑,大齐永昌!”半山腰广场上的文武百官也齐声高呼:“大齐永昌!大齐永昌!”近千人齐声高呼,一时间声震山岳。

    随着呼声渐渐减小,这一次金龙典所庆祝的第二件喜事也落下了帷幕。众文武的心都莫名地激动了起来。众人都很想看看接下来这神秘的第三喜究竟是什么。

    只见安帝在祭坛上再度开口道:“今日金龙典上,还有第三喜需要庆祝。十余年前,天宁失陷,朕之长子在战乱中失踪,十余年来杳无音信。幸得上苍、先帝护佑,朕之长子如今安然归来!”

    安帝的这一句话好像一个霹雳一般在百官中炸开了。广场上的文武群臣闻听此言无不震惊,忍不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诸位年兄年弟,老兄弟们。”“啊。”“这大皇子殿下失踪十几年了,怎么突然就回来了?”“这我哪知道,我也一脸懵啊。”“这事当真是稀奇。”

    广场上,众位文武大臣是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大家都对此事感到惊奇。

    就在这时,只听一旁的太监高喊:“请大皇子殿下登坛!”众文武顿时鸦雀无声,无数人的眼睛紧盯着祭坛。

    随着太监的声音落下,就见一名青年缓缓出现在了祭坛上,站在了安帝的身边。众文武一看那位青年皆是大吃一惊。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